首页

品丝论足馨雨女s

时间:2025-05-30 05:22:30 作者: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跌 能源股全线走低 浏览量:55468

  中新网深圳7月30日电 题:医疗专家组团在高原斗“虫癌” 培养“带不走”的医疗队伍

  中新网记者 蔡敏婕

  平均海拔4500米的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石渠县,曾是四川省乃至全国包虫病流行较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包虫病严重影响了当地居民的身体健康。如今的石渠县,连片的大草原牛马成群,县城街头人员往来十分热闹,包虫病流行得到有效控制。

包虫病防治工作小组赴甘孜州石渠县开展义诊工作。李唯 摄

  包虫病是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其中泡型包虫病患者10年内死亡率达94%,俗称“虫癌”,严重威胁高原农牧区民众的生命健康。

  2015年11月,国家10个部委决定在石渠县启动包虫病综合防治试点工作。经过近9年的攻坚,如今石渠包虫病人群患病率逐年下降,犬只规范管理不断完善,家犬感染率不断下降,包虫病防治健康知识深入人心。

  要进一步降低患病率,让健康知识潜移默化地进入更多人心中,还需要不断地努力。为支持基层开展包虫病综合防治,提升和巩固四川省包虫病防治成效,作为“肝包虫病超声公益诊疗西部联盟”之一的四川省人民医院包虫病防治工作小组一行近日赴甘孜州石渠县、德格县开展包虫病综合防治工作。

  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石渠县洛须镇,当地民众排队进入西区中心卫生院第二门诊义诊现场,按照疾控人员的分诊,有序排队接受医疗专家们的筛查和诊治,整个义诊持续了约4小时。

  “我今天特意前来复诊,经过一系列检查,没有发现体内包虫病复发,我感到非常开心。”今年28岁的索朗达吉表示,经过专家的教导,他们一家如今非常注意饮食卫生,也没有随意触摸犬类动物,目前全家并无复发。

  “肝包虫病由于发病隐匿,很多都是拖到出现巩膜黄染、全身瘙痒、全身发黄等症状的时候就比较严重了。当包虫病灶压迫至胆道、肝区等周围器官时,这个时候包块一般来说都比较大。若手术难度太大,就有可能危及生命。”四川省人民医院超声医学科医生周果表示,该院通过超声造影等多方面和多模态确定包虫病的分期,根据分期成立组建MTD小组形成治疗方案。

  想要提高石渠县包虫病的整体防治水平,必须要从根上“治”起,打造出一支属于石渠县的先进医疗队伍。

  此次义诊活动还邀请了多位专家对石渠县的疾控和医疗人员进行授课与交流,共同探讨包虫病防治的新思路、新模式。

  在现场培训会上,四川省人民医院超声科副主任刘军作“包虫病患者医疗管理新模式”授课,提出针对四川省的“防”“培”“筛”“治”“管”“研”六大方向,现阶段主要向管理包虫病患者方向转变,要充分利用好医院互联网平台,做好对患者在术前诊断及术后跟踪随访工作。

  对于包虫病的筛查,超声仍然是首选,这样可以间接甚至直接提升基层防治水平。在今年刚启动的“肝包虫病超声公益诊疗西部联盟项目”活动中,开立医疗超声市场部的总监李广浩表示,目前,四川阿坝州和甘孜州当地非常重视对肝包虫疾病的防控工作,希望通过AI技术帮助医生提升对肝包虫病诊断的质量和效率。(完)

【编辑:曹子健】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万里河山更加多姿多彩

据报道,此行团员除了有马英九及萧旭岑,还有第十二、十三任领导人办公室主任、领导人办公室前专门委员王光慈,台湾政治大学荣誉教授、台安全部门前咨询委员邱坤玄,此外还有一同随团出访的20名“大九学堂”青年学子。

王毅会见马耳他外长博奇

从最传统的兔子灯、荷花灯、狮子灯,到高铁动车灯彩、NBA国际赛事龙灯,顾业亮工作室里的彩灯琳琅满目,挂满天花板,铺满桌面和地板。“小小彩灯,大千世界。秦淮花灯走进了各行各业,与生活息息相关,真是大开眼界。”踏进工作室的两岸年轻人感叹。

广西侗乡:球场燃激情 非遗炫风采

据悉,小林制药停售的三款产品分别为牙线、牙缝刷和牙套清洗液。由于这些产品的包装上印有“日本齿科医师会推荐”字样,小林制药决定下架,并在除掉外包装上述字样后重新销售。小林制药公司称,这些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没有问题。

读书能缓解焦虑吗?

湘江之畔,古韵新风。始建于明朝的建筑“万楼”,如今成了湘潭新人们步入婚姻殿堂的“见证者”。自2023年雨湖区民政部门在万楼景区设立古楼婚姻登记中心以来,已有1000多对新人在这里“领证”。

相关资讯
国防部:西太论坛人道主义救援减灾研讨与桌面推演在广州举行

近年来,水利部重点聚焦河道断流和湖泊萎缩干涸问题,加快推进母亲河复苏行动,持续改善河湖生态环境,有效保障河湖生态流量,维护河湖健康生命。2023年全国水土流失动态监测通过卫星遥感影像对比分析,对乌梁素海、塔里木河、居延海、永定河等生态脆弱河湖复苏后的水土保持及生态改善情况进行了重点监测。结果显示,乌梁素海生态补水影响评价区湖体生态功能逐步恢复,生态环境持续好转。与生态补水前(2004年)相比,2023年乌梁素海生态补水影响监测评价区域约355km2范围内,水域面积从308.94km2增加到337.18km2,增加了28.24km2,增幅9.14%。湖周水土流失面积由28.72km2减少到4.02km2,减少24.70km2。塔里木河生态输水影响评价区生态逐步向好,生态输水效益显现。与生态输水前(1998年)相比,2023年塔里木河生态输水影响监测评价区域约3.02万km2范围内,水域面积增加431.73km2,增幅29.46%;植被面积增加0.47万km2,增幅38.10%;沙地面积减少0.52万km2,减幅43.22%。区域水土流失面积减少0.62万km2,减幅38.81%。居延海生态调水影响评价区生态环境稳步好转,干涸湖泊重现生机。与生态调水前(1999年)相比,2023年居延海生态调水影响监测评价区域约0.47万km2范围内,河道湖泊等水域面积增加了约2.5倍;中覆盖度及以上林草地面积增加312.26km2,植被恢复成效明显。区域水土流失面积减少454.54km2,减幅10.80%,高强度侵蚀面积减幅明显,其中极强烈、剧烈侵蚀面积减幅达92.04%、99.68%。永定河生态补水影响评价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水土保持功能进一步提升。通过2023年3—6月汛前影像与2018年生态补水前影像对比分析,永定河生态补水影响监测评价区域约0.17万km2,增幅7.97%;水土流失面积减少74.35km2,减幅达51.89%。

热门资讯